有牦牛的藏族人家
有牦牛的藏族人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中华民族流传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流传至今,很多地方一直保存着自己的文化特色,今天我们走进藏族的文化看看有牦牛的藏族人家。
有牦牛的藏族人家1
三五只黑鸟鸣唱着,几十只黑鸟、上百只黑鸟鸣唱着,飞向青海湖边。黑云剪影样贴在天穹,蓝黑色天幕显出一抹红晕,突然云边就红了,天际就红了,湿漉漉的火球从湖水中跳了出来,蓝中泛绿的青海湖水越显神秘深远。
这是刚察县青海湖边一个藏民乡村,沙柳河从这里融入青海湖。太阳刚照亮远处的山峰,牧民们骑摩托车或骑马,赶着牛羊去湖边山坡放牧。山坡下有座大寺院,寺院的下面是无际的大草原。牦牛群黑云般滚动在黄花、白花、红花、紫花点点的绿草间,金顶大殿和一排白色佛塔在晨辉中庄重而神圣。佛塔旁草地间十几个红衣小喇嘛正在背诵经文,各自独坐,神情专一。一湾清泉倒影,仿佛天上人间。一位年迈的红衣喇嘛拄着木杖,佝偻腰身,蹒跚而来。轻展红袍,白云浮动,斜坐在草地间。双目微闭,一手扶膝,享受高原的阳光。在当地朋友的沟通下,我们为喇嘛画了速写像。他是四岁出家来到寺院,今年已84岁高龄。干瘦亦硬朗的老者平静沉默,让人肃然起敬。
牦牛群挤拥着踩着乱石,走下河滩,灌木丛黄花闪闪,芦苇低垂,一个着蓝藏袍、系着橘红色丝带、戴白边圆帽的女子,骑着白马扬鞭呼喊着,驱赶牦牛群蹚水过河。百牛竞渡,水龙飞舞。牦牛群渐渐爬上河对岸高坡。大团的白云从山后青海湖涌出,天海一色。满山坡的牛羊似悠游在天上。这真是一幅诗意的天籁画卷:“金璐梅,银璐梅,把草原装扮。青海湖是通天的湖,它的水像天一样蓝。牛羊在天上吃草,鸟儿在天堂歌唱。还有美丽的姑娘,白色的帐篷。我愿随姑娘放牧在天堂,骑马踏云在金沙湾上。”
沿着野花飘香的小路,夹杂着草原潮湿的气息,还有牛粪的气味,我们来到小才让的家,是山坡下一处独院。圆牛粪饼垒起的深褐色半人高围墙,从路边一直延伸到院里。四岁多的小才让戴着碎花白圆帽,抱着黑毛小狗熊,长裤短褂,露出滚圆的肚皮,肚脐眼格外突出。大家喊着“巧代摸”问好,看着小才让直乐。脖子上披着金黄色哈达的刘文西,拉着不怕冷的小才让手直夸:这才是生活!也同时让我想起以前内地人传说藏族小孩不怕冷,刚生下的娃娃就被抱到冰冷的河水中沐浴,所以藏族汉子都有牦牛一般强壮的身体。小才让家一下来了这么多的陌生人,连藏獒也显得温顺了,黄眼旁观,一动不动。几头母牦牛在栅栏里笑着看热闹,小牦牛摇着头直朝母牛身后钻,可大眼睛却往人群里看。帐篷里暖融融的,飘散着酥油奶茶的味道。大家坐在火炉旁喝奶茶,透过小方窗口可见远处的佛塔。烧火炉用的是羊粪,是一抓一把的圆粪球。戴着粉红色头巾、穿黑色羔皮藏袍的小才让阿妈,一边给客人倒着奶茶,一边笑着告诉大家:以前牛羊粪还可用来洗碗擦锅。帐篷后面是新建的落地式玻璃砖瓦房,红房檐白色门窗,墙角有白石头。室内墙上挂着表现白度母的羊皮唐卡。坐在床沿的老阿妈搂着孙子小才让,在众人咔嚓咔嚓的相机拍摄声中,小才让像个小明星一样,笑得有点害羞,直往阿妈怀里藏,露出半张脸,瞪着大眼睛。手中的糖果都快握不住了。
要离开这里了,小才让一家送我们到路口,拉着手依依不舍。这是多么幸福的一家人啊!你瞧,数码相机里他们一家人笑得多开心,还有身后他们家那辆黑色小汽车。
在那白色大佛塔前面,一位戴黑毡帽穿黑毡袍皮靴的藏族汉子,骑着摩托车赶着一群白藏羊。他好奇地看着画家画佛塔,说:这是祥和塔!画佛塔吉祥。他的这些羊是刚从镇上买回来的。几个红衣喇嘛也赶来了,围着画家看画中的佛塔笑。一疙瘩云正从佛塔上飘过,白色佛塔在夕阳间明亮而红润,旁边的五彩经幡风中舞蹈着、吟唱着,仿佛是小才让一家人快乐的`笑脸,令人陶醉!
有牦牛的藏族人家2
对于藏民族来说,牦牛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藏族之所以称牦牛为“宝贝”,是由于牦牛为传统的藏族社会提供了人们生存的基本保障。它浑身是宝,每一宝都又无私地赐予了人类。它的馈赠惠及高原人类的衣、食、住、行、运以及烧、耕、医、娱、用等方面。可以说从出生到死,贡献了一切。
火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筹备已久的草原寻牛之行即将成行。
当我们从拉萨出发时,奇妙地感受到可爱的牦牛似乎已经开始“附体”——沿路建筑物上的牦牛图腾如影随形——供在房门上的牛角,涂成亮黑色的俗称“牛脸”的藏式房屋窗框外部装饰(不但是为了美观好看,还被认为是有吸聚热光热气的实际功效),以及码在墙头上带着温热质感的灰黑色的干牛粪饼。
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如期而至,给苍黄衰败的藏北草原盖上了一层白色的棉被,牦牛在这样的极寒天气里反倒显得精气神十足,鼻孔里呼出的热气“气势汹汹”,都说牦牛喜欢冷天呢。
牧民家的“如意财宝”
48岁的当雄牧民斯曲看雪的表情里也有一份欣喜。他是六个孩子的父亲,今天跟放学回家的孙子一起出来放牧,搭伴来的还有亲戚家的一个青年。他们称牦牛为“诺尔”——牧民家的“如意财宝”。
仔细一看,我们笑了,不愧是“高原之宝”,这三位普通牧民身上无处不有着牦牛宝贝的影子,只见斯曲腰上挂的非常精美的针筒是用熟牦牛皮缝制的,背在身上装午饭的竖口袋包是用牛毛线编的;孙子手上赶牛的吾尔多甩石绳是五色牛毛织就的;而他的那个小表哥一直在用一个十字形的硬木纺锤纺牛绒线。
除了驮货运物、乘骑,在农区牦牛还承担着拉犁耕地,驮运青稞,运输肥料等重活。(摄影 金海)
斯曲告诉我们,他们是三户人家一起放牧,这群牛“可能有300多头近400头的样子”。但他们自己很少出去贩卖牦牛,“因为觉得心疼”。“偶尔进城购物的时候我们会带去分为四份的整块,肉质好的话一份能卖到3500元,一头牛的售价平均能达到万元左右。牛头卖给旅游者,能卖到100多块钱。”可以说牧民的财富都集中在牦牛身上了。
斯曲还告诉我们,他们家牦牛的数量跟过去相比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现在政府要求适当控制牲畜数量,比如说家里有200头牛今年就必须出栏20多头的样子,以此类推所以每年都要淘汰一批。但是牧民也怕如果连续年景不好牲口死亡,所以不会大量淘汰,总体数量会有一个微弱下降的趋势,主要是为了保护草场资源,个体质量会有所提高。”
牦牛,是藏族牧民的主要畜种。它耐寒、耐粗饲、抗病能力强,繁殖快、身高体重,是具有肉、奶、皮、毛、尾、角、蹄多种用途的大牲畜。牧民们穿的是牛皮牛毛,住的是牛毛帐篷,用的是牛毛绳具、牛皮口袋,靠牛驮运物资,燃料也靠牛粪。牦牛为人们提供肉、奶及其乳产品:酥油、奶酪等食品。酥油茶是高原特饮,它解渴、耐饿、助消化,成分只不过是酥油、砖茶、食盐和水,就着糌耙就足以支撑人的生命。
在高寒地区生活,御寒和食物是生存的基本需要,对于游牧的草原藏民族而言,牦牛充当了人与自然间的媒介,才使得人们不直接与土地和植物发生/关系。
牦牛对牧人的恩惠自不待说。
人对于牦牛亦非单纯的索取,准确地说,牦牛的驯化的过程也是人与牦牛相互依赖、共处共荣的过程。母牛生产由人来接生和养护,提高了牛犊的成活率;幼犊在牧民的饲养下长大的同时,对人产生依赖性,使原本性情凶猛的野牦牛性格也越来越温顺,尤其对主人更是驯服有加。
牧人对牦牛的爱更是无法言说,在最冷的天气里,牧民们自己挨冻也要给病弱的牦牛盖上一块裘毯,扶着牦牛角喃喃唠叨几句,跟家庭成员一样一样的。
一般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野牦牛的发情期,交/配遵循动物世界的游戏规则,公牛之间的角逐常常血肉飞溅。雌野牦牛的怀孕期为8~9个月,翌年6~7月份产仔,每胎产1仔。幼仔出生后半个月便可以随群体活动,第二年夏季断奶。
我们来得不是时候。我们的司机师傅是个非常朴实的甘肃回民,他说要去饭馆找牛奶喝。他以为牛奶藏语叫“雪”,由于发音的关系牧人却听成了“肖”——色子游戏,在桌子上铺开毛毯做出一个“请”的动作,引得同屋的人哈哈大笑,成了我们一路上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