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微课教学设计11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微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微课教学设计1微课教学设计:“自闭症女生青春期自我保健—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一,教学背景:
(一)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病征有不完整的社交沟通能
力,兴趣和行为模式。
(二)青春期教育:是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不仅要让学生通过青春期教育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更要有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行为与情绪、良好的社交能力及积极向上的心态。青春期教育范围广泛,包括青春期生理、心理、保健、性知识、婚育观念等内容。
(三)女生青春期保健:主要是注意乳房保健和月经卫生两方面。女生对首次阴道渗血往往会感到惊恐不安,但当了解到是正常的初潮后,又可能对如何处理月经束手无策。因此,在初潮前有必要学习月经期的卫生知识。
(四)个别化训练:自闭症学生个体差异显著,加上青春期教育过程中有许多内容不适合面向全体学生授课,所以个别化训练是对自闭症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法。
(五)对我校逐渐进入青春期的自闭症女学生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自我服务技能、职业技能学习等。本微课主要内容是自闭症女生青春期自我卫生护理——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二,教学课题:自闭症女生青春期自我保健—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卫生巾,学习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掌握科学使用卫生巾的方法,明确经期使用卫生巾应该注意的'事项,学习保健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自闭症女生了解一些呵护自己的方式方法,协助其调节经期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帮助自闭症女生顺利渡过青春期,迈好青春第一步。
四,教学重点:认识卫生巾的类型,学习使用卫生巾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掌握科学使用卫生巾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教材分析:
“女孩使用卫生巾的方法”是学校校本课程“生活适应”七年级
上册第一单元《我长大了(二)》第三课的教学内容,女孩认识月经现象,并能够正确对待,女孩学习正确使用卫生巾等,是自闭症学生青春期生活的重要部分。一方面使自闭症女生掌握科学使用卫生巾的方法,学习保健知识,另一方面引导自闭症女生了解呵护自己的方式方法,协助其调节经期心理,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帮助自闭症女生顺利度过青春期。
七,学生情况分析:
梦梦(化名),12岁,重度自闭症,韦氏智力测试分值39。10岁9个月胸部开始发育,逐渐进入青春期。
梦梦青春期行为表现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烦躁,坐立不安;刻板,明显的重复动作和行为;听觉敏感,脾气和情感经常变化不稳定,大喊大叫,怪异行为增加;皮肤感觉敏感,对短裤材质敏感,稍有不舒服就会不分场合的把手伸到裤裆里拽拉短裤;经常出现暴躁情绪,常常出现一些冲动行为,没有羞耻感。
11岁5个月,短裤上分泌物增多,老师联合家长教其学习使用卫生护垫,降低对护垫的抵触情绪并逐渐适应护垫,为来月经时学习使用卫生巾,逐渐适应短裤上有卫生巾的不舒服感打下基础。
八,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行为训练法,视觉提示法
九,教学准备:互联网上搜集的图片,PPT课件,卫生巾和内裤实物
十,教学过程:(微课教学)
(一)讲述案例“一个女孩的苦恼”,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导语:(课件出示小西照片)今天老师给你带来了一个跟你年龄
差不多的女孩朋友,她的名字叫小西这几天小西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小西说:“我是个七年级的女生,有一天,我的下面突然流血了,肚子也不舒服,有点隐隐的痛,我害怕极了,真苦恼啊!”
2,教师提问:小西怎么啦?
3、教师作小节:小西到青春期了,来月经啦。我们每个女孩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助小西解决她的烦恼,更是帮助你来应对月经期的一些相关的问题。
(二)解决女孩青春期来例假的困惑和苦恼,学习使用卫生巾的方法进行课堂练习。
1,卫生巾的使用方法
(1)想一想,讨论一下:我们每个女孩子都将使用卫生巾,那么我们该怎样来使用卫生巾呢?
(2)教师展示PPT,出示卫生巾和内裤实物,进行视觉上提示,边
讲述边操作使用卫生巾的方法,鼓励学生按照图片提示,亲自操作使
用卫生巾的方法。
①第一步:撕开卫生巾的包装袋。
②第二步:取出一片卫生巾。
③第三步:打开一片卫生巾,撕下它上面和背面的纸带,展开卫生巾。
④第四步:把卫生巾有胶的一面对准内裤的裤裆粘好。
⑤第五步:把卫生巾的两翼粘在内裤裤裆外面,整理平整。
心理健康微课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2. 认识他人,宽容他人,学习他人。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三、课前准备:
(生)笔、纸
四、教学难点:
五、体验设计: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提出认识自我和他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师:在古希腊神庙的扁额上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在二千多年前,我国大教育家孔子的教材中也记载有这样的。可见古今中外人类在探索外部世界的同时,也中不断地探索羊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今天我也向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
1、你了解你自己吗?你了解他人吗?
学生:较了解自己和他人(部分学生)
学生:不了解自己和他人(部分学生)
教师:现在请三位同学谈谈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客观了说明你有哪些优缺点。如:我是一个乐观的人,我是一个做事拖沓的人……等等。
学生A:我是一个有上进心的人,我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我是一个怕失败的人。
老师:这位被山带谈的是自己在学习方面的表现,请同学扩展开来谈自己,包括学习上、思想上、生活上、人际交往方面等等。
学生B:我是一个热爱体育锻炼的人,我是一个好比好强的人,我是一个知错又难改的人。
学生C:我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我是个怕羞的人,我是一 ……此处隐藏11695个字……立自信心。
(3)通过“乔韩窗口理论”的启示,挖掘自身的潜能,增强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
3、能力目标:
(1)学会正确表达赞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学会在生活中应用赞赏。
重点、难点:学会如何积极评价自我或他人,并正确表达赞赏。
教学方法:活动、讨论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
课前准备:优点参照表、音乐、珠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主题:
二、辅导过程:
活动1:自我赞赏
(1)每个同学发一张“优点参照表”。
(2)参考“优点参照表”找出自己的优点。
(3)不同类别的优点用不同的`珠子表示。
(4)拿着一个个的珠子轮流说出自己的优点。其他同学鼓掌表示接受和肯定。
(5)分享感受
活动2:相互赞赏
(1)与学生一起讨论怎样欣赏别人。
(2)请一位同学坐在团体中央,6人一组围圈坐。每位同学列举中间同学的优点并用不同的珠子表示。
(3)自己数点自己的优点并讨论交流活动感悟。
在活动感悟中引出“乔韩窗口理论”,以此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都有无限的潜质,在适当的时机它就会被激发出来,所以在遇到困难、挫折或新任务时不要轻易放弃,要善于挖掘自己身上未知的优点,激发自己的潜能,战胜困难和挫折。
活动3:把象征优点的珠子串起来,取名为“优点之链”,并把这些优点永留心中。
播放着放松音乐,学生串起象征自己优点的珠子。让这些优点在身上闪闪发光。
活动4:练习赞赏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分享感悟:
学生分享本堂课带来的感悟及对以后生活的启发。
四、课后延伸活动:
继续丰富我们的“优点之链”。
心理健康微课教学设计10一、设计理念:
现实和未来都要求人们从小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些都与人的心理品质有关。可以说,如果没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就很难适应21世纪的激烈竞争。另外,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社会的发展变化对学校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设计此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懂得不但要有强健的'体魄,有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更要有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二、活动目标:
1、让学生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
2、初步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能力。
3、每个人都应该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用勇于挑战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战胜挫折,取得成功。
三、活动准备:
1、课件(名言、图片、音乐等)。
2、心理小测试题。心理专家的牌子夹
3、学生带好笔。学生奖品
4、相应材料(4x55)
5、小花50朵,大花1朵
四、活动过程:
(一)快乐篇(学生绘画,背景音乐一)
导入,揭题。
1、师:同学们,万物滋润,百花盛开,听,大自然中花开的声音,多么美妙,充满生机,充满活力,你的桌上也有一朵这样的花。 学生拿起老师为他们各自准备的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老师拿起花)
师:这朵美丽的小花就代表你自己,花是美丽的,你同样是美丽的。(老师放下花)人人都说生命如花,让我们来观赏一下花开的情景。
2、(点击课件,快乐篇):大屏幕上出现一朵、多朵开得绚烂无比的花(要有花开过程的动感美)
师(手指画面):花儿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开得是如此美丽。生命如花,你手中那朵美丽的小花仿佛就是你自己。(点击课件,返回到主界面)
师:人就像花儿一样,并非一路全是阳光和雨露,难免要经历“虫害”“风雨”,那如何让我们这一朵朵小花在风雨后绽放得更美丽呢?
3、揭示主题: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教师口述课题,贴大花)
师:把我们的心交给这句话,和老师一起慷慨激昂地说,(教师手指课题)
(二)彩虹篇
1、师:如果每次你都能战胜挫折,那挫折将成为你成长的宝贵财富,我们相信,风雨后,花儿绽放得更美丽!看!
2、(点击课件)女排姑娘的故事 (三个阶段) 音乐:《阳光总在风雨后》
师:中国女排重新登上世界最高领奖台,靠的是女排姑娘们顽强的毅力、奋力拼搏的精神和一次次不怕输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听说陈忠和教练和女排姑娘们最喜欢唱一首歌!
师:对!《阳光总在风雨后》
(三)升华篇
师:老师课前收集了一些关于挫折的名人名言。
1、点击课件: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郑板桥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贝多芬
学生朗读。读给自己,从你们的读中老师感到了你们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为自己鼓掌!
2、名言是我们的指路明灯,激励自己勇敢地与挫折作斗争,
你能创作一句吗?送与好朋友共勉。拿出你的小花,请写上一句,并在末尾署上你的姓名,使此句成为你的名言。举一例后,互赠名言!
心理健康微课教学设计11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点,并对照自身的心理发育阶段,做到有的放矢地加以说明,使学生能顺利地度过人生心理发育这一黄金时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引导学生回顾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进而引导学生回顾自身的心理发展过程,是否发现自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变化。
学生七嘴八舌,经充分思虑后,说出自己的心理变化及感受,教师适时地加以小结。如:自己和父母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融洽了,顶撞父母的事逐渐多了,不少人在这里开始写日记,对《日记》倾诉自己的感受,他们不允许任何人接近自己的日记。
活动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代表发表各自的意见后,教师及时小结。
1、少年朋友在身高上迅速接近成人,学校、家庭和社会向他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他们自己意识到不是小孩,于是要求父母用对待成人的态度来对待他们,而这种成人感,其实只是他们对自身的一种成熟的看法,而做父母的此时最担心的.也正是孩子这种貌似成熟实则不成熟的现象,父母还会象对待孩子一样地对待这些小大人,这样,两代人之间难免要产生分歧。
2、孩子成人感的产生会导致孩子对父母的离心力增强,他们要求在处理事情时处于与父母同等的地位,要求更大的生活空间,孩子要按自己的意见行事。其实,孩子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并敢于坚持,这意味着他们在走向成熟。
3、自我意识在青春期这一阶段里飞跃发展,这是由于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的迅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