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缺乏自理能力的原因
幼儿缺乏自理能力的原因多数是由于父母的从小的教育问题相关,孩子就是白纸一张完全靠父母和学校后天的教育,幼儿缺乏自理能力也是平时的生活习惯成养成的,现在分享幼儿缺乏自理能力的原因。
幼儿缺乏自理能力的原因1
1、家庭成员的溺爱包办。
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由于父母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劳动,只重视对孩子的智力投资,轻视了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凡是孩子能做的事,老师都注意培养孩子自己学做,从小养成孩子做各种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习惯。但回到家父母尤其是爷爷奶奶常溺爱孩子,怕孩子自己吃不饱或太慢而急于去喂他,孩子一切生活全部由成人包揽,养成孩子事事依赖成人的坏习惯。
2、孩子没有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能。
孩子因年龄小,在自理时常不懂程序和方法,碰到实际困难,爸爸妈妈不是教会孩子,而是去代替孩子做,导致孩子不会自理。
3、缺少必要的反复练习的机会。
孩子刚学会穿衣服时兴致很高,且常得到父母的鼓励表扬。但学会后孩子便失去兴趣而不愿再做,父母就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
那么怎样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独立能力呢
1、根据孩子生理发展特点,逐步提出要求,从易到难,从简到繁。
2-3岁的孩子可训练自我服务的各项本领,如吃饭、洗手、刷牙、包括自己上厕所
2、为孩子生活自理创设必要的、合理的条件。
如:最好有自己的小床、小被子;衣服要放置在低矮的橱里,便于孩子取放;洗脸盆要小而轻便,洗脸巾要短且薄等。
4、教会孩子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和技能。
培养孩子的基本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和床铺,独立进餐和洗盥,自己洗脸、洗脚和洗小手帕等。如:教孩子擦脸顺序是:用毛巾擦眼睛、脸部、鼻子万婴育儿跟踪、前额,然后擦耳朵、耳背,最后擦颈部等。
5、要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巩固,从而养成自觉爱劳动的习惯。成人对孩子做得好的,要及时给予表扬,同时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好表率作用。
有专家指出:幼儿能力与习惯的培养是在学前期。在孩子幼儿时期,我们能否抓住这个关键阶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与生活自理现状,有的放矢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高低的关键。
幼儿缺乏自理能力的原因2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的过度关心所致。事事为孩子包办,势必隔断了孩子同周围环境的接触,其结果是,孩子们应当具有的自我探索性活动都变成了父母精心照料下的被支配性活动。如果孩子缺乏独立性的尝试机会,他们变得事事处处依赖父母去获得每一项新的经验。父母的一系列替代活动,使孩子逐渐丧失了自我。有的父母每天都要详细地盘问班上发生的一切,从而给孩子种种“指导”,甚至在班内同哪个小朋友玩,不同哪个小朋友玩,都由父母决定。长此以往,孩子在生活、学习中,处处靠父母的保护进行选择,靠父母的力量去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久之,孩子会丧失独立性和克服困难的意志与能力。显而易见,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要培养小学生的生活生理能力,父母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善于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独立性
在家庭生活中,应当注意教育孩子自学地、主动地、独立地调节自己的行为,而不是事事依靠父母的督促、管理。应当教育孩子明确自己活动的目的和任务,逐步培养孩子学会自学地计划和检查自己的学习和活动,父母切不可包办代替。由于小学阶段的儿童自我调节、控制行为的能力还很差,所以,单单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孩子有独立性还不够,必须把抽象的道理和具体的生动、事实结合起来,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二, 多让孩子参加劳动特别是服务性劳动
应当放手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让其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诸如穿衣、系鞋带、梳头、洗脸、吃饭、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等,父母尽量不要替孩子代做。如果父母在生活方面过分照管,不仅不利于孩子独立性、自主性的发展,而且还容易使其养成一些诸如懒惰、依从等不良品质。父母还应当让孩子经常参加一些家务劳动,如帮父母洗菜、购买物品、打扫卫生等,这是培养孩子生活处理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除此之外,父母应当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的值日劳动和一些公益性劳动,父母决不可代替孩子完成这些活动。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培养其从小就自己动手来满足一些个人需要,不仅能培养孩子的生活处理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使其养成尊敬父母的良好习惯,寻培养孩子的集体感、责任心也大有帮助。下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那样:经常化的“自我服务劳动能使劳动变为人人都负担的平等的普遍义务”,能使孩子感受到,通过生我服务的劳动,能使生活变得更美好、更快乐、更可爱"。
第三, 培养孩子良好的时间观念
在日常生活中,相当多垢小学生有办事磨磨蹭蹭的坏习惯,效率观念和时间观念很差。父母应教育孩子 有效利用时间,让其学会对时间的统筹安排,并学会利用好零碎时间和发挥时间的综合效应,教育孩子理解时间在生活中的意义,使其从小在心中就打下"时间性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钱"的深刻烙樱还应注意让孩子养成今日事情今日完成、珍惜时间、节约时间、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第四, 父母要做孩子的表率
由于小学生生我判断的能力还很有限,他们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而不会考虑某种行为是否正确、适当。所以,父母要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中收拾整洁条理,办事独立自主、干净利索,这样,就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可供他们学习的范例,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
当然,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过急,要循序渐进,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步提出较高的、孩子力所能及的要求,不要让孩子做不能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