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怎么教育孩子才听话
要怎么教育孩子才听话,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相信有很多的家长都烦恼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那么各位家长朋友们知道要怎么教育孩子才听话吗,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要怎么教育孩子才听话吧!
要怎么教育孩子才听话1
1、孩子不听话要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
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
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
2、孩子不听话家长要去理解他的思维
在和宝宝沟通时,我们很少会主动放下父母的姿态去倾听宝宝。思维之间的差异导致家长和宝宝之间很难相互理解。既然宝宝还未能学会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那么家长就主动些去理解宝宝的思维吧!
我们大人说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其实是在用大人的思维去控制孩子的。比如宝宝想要吃糖,一般我们都会说:“吃糖太多会对牙齿不好”很多时候宝宝都还是“不听话”坚持要吃。那么妈妈可以换个角度,听他的话让他吃,但是补充一句:“如果因为吃太多糖而牙齿长虫子很痛的话,到时候去医生那里拔牙,这个后果你要自己承担”像这种方式让孩子感觉你是站在他一方的,但同时也能够让他听到你“委婉的阻止”。
3、孩子不听话时应该采取温和的方法教育孩子
如果成人经常带着气愤、高亢的声音和孩子说话,时间久了,孩子对成人的“喊叫”也就习以为常、以后成人如果不提高嗓音、不重复喊叫,孩子便很难接收到指令,而且孩子一旦习惯于高亢、粗暴的声音、就会逐渐对温和、文明的教育方法采取“抗命”的态度。
处罚也是一样,不良或经常性的处罚,只会让孩子身心感到痛苦、不适或意志遭到压制,很难帮助孩子认清自己所犯的错误。并愿意诚心的配合。
孩子不听话该不该打
1、相信没有一个妈妈是愿意打孩子的,可是有时候孩子犯了错多次劝告无用的情况下,也有不少的妈妈动手打了孩子,其实我觉得在打孩子应该告诉孩子错在哪里,不一定要体罚。
2、对于内向的孩子更不能打,在教育孩子之前要让孩子自己说出错在哪里,如果一看孩子做错了,不问也不解释就打,只会让孩子以后什么也不敢碰 不敢做也不敢说内向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当中会养成自卑懦弱的个性。
3、当然还有一种明知故犯的孩子,明明知道不对还屡教不改,使妈妈忍无可忍,其实妈妈应该冷静下来想一想为什么孩子这么做,也许孩子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只是用次行动来吸引妈妈,哪怕是挨骂,如果是这种情况妈妈要多关心下孩子。
如何教育叛逆期孩子
1、亲子沟通
对于叛逆较明显的孩子,家长会感觉到与之不好沟通。我们需要多参加孩子的活动。
2、尊重孩子
家长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弱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同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在与孩子接触时,家长应尽可能多找孩子的优点,并多鼓励,减少孩子对家长的抗拒心理。
3、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青春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自己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4、忌谈成绩
同孩子交流,家长不要老以学习入题,这样只会让孩子心有压力,怀疑家长交流的动机。交流时,家长可以从家事入手,将孩子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谈正事。
要怎么教育孩子才听话2
幼儿性格的发展秘密
第一心理反抗期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发展的第一反抗期,在这一时期,当家长越是不让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孩子就越喜欢和家长对着干,其实这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每个孩子在一定发展阶段中都会出现的情况。如果家长总是强调这样不好那样不对,孩子可能不以为然,甚至会误认为这样才能引起家长的关注,因此,家长可以采取其他方式帮孩子度过这一时期,比如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来弱化孩子的错误行为。
对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由回避陌生事物慢慢变成主动接近事物,尤其到四五岁的时候好奇心最强,急切地想要探究明白。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家长要表示理解。当然,对于孩子拆玩具的行为,家长可以让孩子拆完后再动手装好,跟孩子达成约定,让孩子明白这是一种规则。
家长支招:
1、包容孩子的天生好动
孩子天生都是好动的,他在动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极大的活跃和锻炼。所以在能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为孩子提供一些动手动脑的机会,包容孩子的好动性,鼓励孩子的异想天开。不过孩子没有是非意识,家长也要把握好度,适度到位,比如要注意保护自己、不能伤害到其他人,这样孩子才可能形成良好的个性。
2、善待孩子的恶作剧
喜欢恶作剧的孩子一般比较机敏,大都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正如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卡尔博士所说:“很多喜欢恶作剧的儿童其实是极富创造性和想象力的。”通常他们并无恶意,仅仅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逗人一笑。所以,孩子出现恶作剧不一定就是坏事,家长要冷静对待,查找孩子出现恶作剧的原因,比如家长可以坐下来跟孩子聊聊,听听孩子是怎么想的,之后根据原因对症下药;也可以采取情境体验、角色扮演的方式,跟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体验被捉弄的感觉,体会恶作剧的后果。另外,平时多陪伴孩子,避免孩子因为无聊孤独等产生恶作剧。
3、耐心解释“不可以”背后的原因
当父母对孩子说“不可以”基本都是有理由的,并且是为了孩子好,但是大多数父母通常只是以命令的语气禁止孩子的行为,却不告诉孩子其中的原因,这样的话,孩子很可能不理解家长,或者反感家长专制的态度。如果父母能向孩子耐心解释其中的缘由,孩子慢慢地就能理解事情的'因果关系,逐渐获得判断能力,主动约束自己。
4、切勿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没有一个孩子天生就什么都会做,什么事情都做得让家长满意,不管什么事情,孩子总是在一遍遍搞砸之后,才逐渐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在一些孩子能思考判断的事情上,家长应该尽量征询并尊重孩子本人的意见,不要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5、鼓励孩子敢于克服困难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家长不能时刻陪在孩子身边帮他解决每一个难题,唯一能做的就是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这样孩子遇到问题时便不再害怕,而是乐观面对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6、给孩子理智的爱
对于孩子,每位家长心中都存在各种各样美好的愿望,也希望能把自己的爱更多地给予孩子。家长可以宠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当孩子在犯了错误以后要及时纠正和批评,但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批评并不代表不爱,让孩子自由发展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放纵。
日常贴士
不做“驯兽师”,等出来的教育。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会没事,如果总去挠的话皮肤要很长时间才会恢复。原因就是人体有一定的自我修护能力,过度干涉反而会适得其反。教育也是相似的道理,三分教,七分等。孩子总会按照自身的轨迹一步步发展,家长要学会等待。
引导孩子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欧美国家经常做一个“糖果实验”,把两盘糖果放在幼儿园同年龄孩子的面前,一盘量多,一盘量少,告诉孩子想吃多的那盘要多等15分钟,等不及的话可以吃那盘少的。后来追踪结果发现,能等到最后的孩子长大以后各方面能力会更优秀,因为他们更有克制力和忍耐力。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学会克制,不论对孩子的才智还是品格的培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